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校概况 > 一所学校和一个时代的60年

一所学校和一个时代的60年

2013年07月15日 10:59:30 访问量:2380

第三部分:破浪前进(19571965

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革前的十年,是鄄城一中排除“左”倾思想干扰,破浪前进,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。

1960年初,教育上批判了“少慢差费”的现象,根据四大适当:适当缩短年限,适当提高程度,适当控制学时,适当增加劳动的原则,学校于1960年暑假,招收5年一贯制试验班,后因种种原因又放弃了这种学制,仍为3年初中,3年高中。

当时各科教学强调突出思想教育,强调结合政治,结合实际,结合生产劳动,并且走出课堂,走向农村,开展现场教学,把课堂设在田头,考试办法也做了一些改革,方法是加强平时考察,减少频繁的考试。

1957年批判了教学上“脱离政治、脱离劳动、脱离实际”的“三脱离”现象之后,贯彻了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的方针,学校开始把劳动纳入“教学计划”,作为一门主课来进行。高中增添《工业基础知识》,初中增添《农业基础知识》课程,并组织学生到附近农村参加劳动,接受劳动锻炼。学校也建立了养猪场和养兔场,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劳动实践,学到了不少劳动技能。

当时,学校对生产劳动非常重视,整个学校成立了一个种麦营,各班都以连排为编制,为进行思想鼓动,学校还印行了《种麦快报》,刊登各连排的挑战书、应战书、种麦速度、表扬稿和赞扬好人好事的诗文等等。

1958年,根据国家形势发展,学校开始大办工厂,大炼钢铁,但大家很快意识到不妥,时间不长又恢复了正常文化课学习,劳动也开始制度化。

1959年,校长张维新在整风补课运动中被打成“右倾机会主义分子”,撤掉党支部书记职务,下放劳动,同时派袁淑敏任党支部书记,兼任副校长。这之前,589月任命宋光祥为副校长,张维新下放劳动后。学校实无正校长,学校工作由袁淑敏、费子厚和宋光祥共同主持。

59年起,三年自然灾害开始,粮食连年歉收,广大师生天天为柴米操心,但大多数同学仍然忍着饥饿坚持学习,也有少数学生找借口退学、休学或长期不到校。在校的广大师生团结一心,同甘苦,共患难,使教学质量达到较高水平。

为了解决师生的生活问题,学校想尽各种办法,以度时艰。一方面下乡支农,夏秋两季到农村劳动就食。另一方面于1960年前后,建立了一批农业基地,地点是鄄西北诸庄、胡窑、赵堂、西街生产队,帮助生产队劳动和采集野菜,收获的部分提成补助师生生活。同时大量购进野菜和其它副食,采取“瓜菜代粮”的办法补贴主食。

这几年,学校主要领导调动十分频繁,60年任命仲崇礼为副校长,次年卸任。621月又任命张明臣为学校副校长,同年7月又去职,同月又任命王道正为学校副校长,尽管主要负责人调动频繁,教职工思想仍基本稳定,没有给教学带来大的影响。

1963年地区行署派杨希挺分别接替袁淑敏、张维新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,新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整顿了教学秩序:一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,主要是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,纠正简单粗暴对待知识分子的做法。二是切实保证教学时间。三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。四是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自习时间,以保证学生知识的消化和巩固。五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。六是严格限制政治活动和劳动时间。七是严格控制在校生的人数。八是大力抓好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。这些措施的实施,使学校的教学秩序进一步改善,师生积极性空前高涨。

同年,学校开展了“向雷锋学习”的运动。鄄城一中教育工会、团委、学生会和少先大队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,进行广泛发动,学校还印发了《向雷锋同志学习》专刊,各班同学迅速活动起来。一方面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,刻苦学习;另一方面学习雷锋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,争做好人好事,争当无名英雄,全校师生思想健康向上,团结互助,校风进一步得到改善。

1963年,东与一中临墙的烈士陵园迁走,原址并入一中,使一中面积扩展到八十三亩。校园面积的扩大使学校有了更大的活动余地,于是重新扩建了操场,增设了物理、化学实验室。随着各种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,学校教学质量迅速提高,尤其是高中六级、七级和八级,学习空气浓厚,学生成绩优异,参加高考的六、七级升学率全区一流,在山东省也属前列,不少同学升入了全国名牌大学。
 
编辑:于振民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山东省鄄城一中 版权所有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12002667号-4
联系地址:山东省鄄城县环城南路49号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